市場崩盤與避險狂潮:誰在渾水摸魚?
美股斷崖式下跌:誰為關稅買單?
華爾街那群西裝革履的傢伙們,最近恐怕是徹夜難眠。美股市場的這場「自由落體」運動,看得人膽戰心驚。什麼短暫反彈,不過是死貓跳罷了。動輒5%以上的跌幅,標普500差點觸發熔斷,道瓊斯更是直接被打回1000點以上,這哪裡是投資,簡直是玩命!
然後,故事的走向就變得老套了。市場一有風吹草動,避險資產立刻成了香餑餑。黃金價格突破3210美元/盎司,創歷史新高?拜託,這根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國內金店也跟著湊熱鬧,售價直逼1000元/克,搶錢的速度簡直比印鈔機還快。
Peter Schiff那老傢伙又出來放話了,說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飲鴆止渴,貿易逆差只會更嚴重。說白了,就是美國政府在自掘墳墓。經濟前景不明朗?廢話,誰都知道!黃金作為「健全貨幣」的替代品,成了投資者的救命稻草?呸,不過是資本逐利的本性暴露無遺罷了。
加密貨幣市場:信仰崩塌還是逢低買入的機會?
美股在哀嚎,加密貨幣也沒好到哪去。比特幣跌破111日均線(\(93K)和200日均線(\)87K)?這簡直就是對「信仰」的一次無情踐踏。Glassnode那些分析師們更是危言聳聽,說跌破$72K就會引發信心崩塌,導致價格進一步下挫。說得好像現在投資者還有什麼信心可言似的。
不過,市場上總少不了那麼幾個樂觀的聲音。QCP Capital跳出來說,投資者還在買12月10萬美元的看漲期權,暗示著對比特幣年底重返10萬美元仍抱有希望。呵呵,這不是盲目樂觀,就是別有用心。
再看看那些冷冰冰的數據吧。比特幣現貨交易量從2月初的440億美元降至一季度末的100億美元,山寨幣交易量更是從1220億美元萎縮至230億美元。這說明什麼?說明投資者都在逃離這個是非之地。什麼因市場不確定性而減少參與,說白了就是信心喪失殆盡,割肉離場了。
監管迷霧:SEC的加密貨幣遊戲
美國SEC最近又開始搞事情了。批准以太坊現貨ETF期權交易?這不過是為了迎合華爾街那群大佬們的胃口罷了。發布加密資產市場證券發行與注冊披露指南?說得冠冕堂皇,什麼為進一步澄清聯邦證券法在加密資產市場的適用性提供指導,實際上就是想把加密貨幣市場納入自己的掌控之中。
特朗普簽署法案撤銷拜登政府時期通過的IRS加密稅務規則?這看起來好像是對加密貨幣行業的利好,但實際上呢?不過是兩黨在政治鬥爭中互相利用的工具罷了。
還有那個Solid Intel,說全球已有100家上市公司在其資產負債表上持有比特幣。這又如何?難道這就能證明比特幣的價值了嗎?不過是資本在玩弄數字遊戲,試圖哄抬價格,然後在高位套現走人罷了。
宏觀經濟:達利歐的警告與衰退的陰影
從宏觀角度來看,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正在加劇。高盛說美股熊市可能持續更長時間?這不是廢話嗎!橋水基金的達利歐更是語出驚人,說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已造成「永久性創傷」,美債異動暴露資本逃亡跡象,還斷言「肯定有人爆倉」。這老傢伙說話總是這麼危言聳聽,但不得不承認,他說的都是實話。
美聯儲官員也表達了擔憂,波士頓聯儲主席柯林斯說關稅引發的通脹可能會推遲進一步降息。呵呵,這幫傢伙永遠都是事後諸葛亮。美國前財長薩默斯更是直接警告,美國可能正朝着經濟衰退方向發展,可能導致約200萬美國人失業,每個家庭將面臨至少5000美元的收入損失。這簡直就是世界末日的預言。
在這種不確定性下,投資者正在遠離美國資產,轉向避險資產如黃金、瑞士法郎和日元。這說明什麼?說明大家對美國經濟已經徹底失去了信心。資本是最聰明的,他們永遠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地方。
數據的冰冷現實:加密貨幣市場健康嗎?
看看這些冷冰冰的數字,簡直讓人不寒而慄。比特幣:80,532.05美元,年內下跌13.76%?還有人敢說這是牛市嗎?以太坊更慘,直接腰斬,年內暴跌53.73%,簡直是血流成河。
什麼恐貪指數:25(恐慌)?這還用說嗎?市場上瀰漫著恐慌情緒,稍微有點風吹草動,投資者就如同驚弓之鳥,四處逃竄。
再看看那點可憐的交易量吧。比特幣日現貨交易量423.47億美元,以太坊日現貨交易量為206.74億美元。比起之前的瘋狂,現在簡直是門可羅雀。
Upbit 24 小時交易量排行,除了BTC之外,都是些什麼妖魔鬼怪?XRP、AERGO、GAS、UXLINK?這些垃圾幣也配和比特幣相提並論?
24小時BTC多空比:1.0708?這說明什麼?說明多空雙方勢均力敵,市場根本就沒有明確的方向。
板塊漲跌?AI板塊上漲3.68%,DePIN板塊上漲2.89%?這些板塊的漲幅又能說明什麼?不過是市場在尋找新的炒作熱點罷了。
24小時爆倉數據?全球共101800人被爆倉,爆倉總金額為3億美元,其中BTC爆倉8980萬美元、ETH爆倉8893萬美元?這簡直就是一場屠殺!市場在用血淋淋的事實告訴我們,高槓桿是魔鬼,貪婪是原罪。
最後看看那毫無意義的中長線趨勢通道吧。通道上沿线(82180.69美元),下沿线(80553.35美元)?通道上沿线(1706.34美元),下沿线(1672.55美元)?這些數字有什麼意義?市場根本就不會按照你的預期走。技術分析?不過是自欺欺人的把戲罷了。
ETF資金流向:華爾街的態度轉變?
比特幣ETF:-1.5億美元,以太坊ETF:-4522萬美元。這幾個冰冷的數字,簡直是對華爾街一記響亮的耳光。
之前那些鼓吹ETF會帶來大量資金流入的專家們呢?都跑到哪裡去了?現在資金流出,他們又會怎麼解釋?
什麼華爾街擁抱加密貨幣,什麼機構投資者入場,都不過是空頭支票罷了。這些傢伙永遠都是趨利避害的,一旦市場出現風吹草動,他們跑得比誰都快。
ETF?不過是華爾街玩弄的又一個金融工具罷了。他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讓散戶賺錢,而是為了收割韭菜。
這些資金流出,到底是暫時的調整,還是長期趨勢的開始?誰也說不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華爾街對加密貨幣的態度,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友好。他們隨時都有可能變臉,把我們這些散戶玩弄於股掌之間。
市場前瞻:誰在製造下一個風口?
FTX將於4月11日進行第二次分配?這簡直是個天大的諷刺。曾經風光無限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如今淪落到破產清算的地步,還有人指望從中分到一杯羹?這不是癡人說夢嗎?
美SEC將於4月12日在舉行“區塊與困境之間:為加密交易量身定制監管”圓桌會議?呸,這幫傢伙又要開始指手畫腳了。什麼量身定制監管,說白了就是想把加密貨幣市場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Axie Infinity (AXS) 將於4月11日解鎖843萬枚代幣,價值約2420萬美元;Aptos (APT) 將於4月12日解鎖1130萬枚代幣,價值約5840萬美元;Cheelee(CHEEL)將於4月13日解鎖約2081萬枚代幣,價值約1.61億美元?這些項目方簡直是明目張膽地搶錢!解鎖代幣,然後拋售套現,把韭菜們割得血淋淋的。
美國3月PPI年率(4月11日20:30)?這種宏觀經濟數據有什麼意義?市場永遠都是不理性的,即使數據再好,也無法阻止市場下跌的趨勢。
今日市值前500最大漲幅:GPRO漲108.27%,XCN漲67.04%,AERGO漲64.06%,SWFTC漲39.66%,ZRC漲34.15%?這些垃圾幣的漲幅又能說明什麼?不過是莊家在拉盤,吸引散戶入場接盤罷了。
所以,誰在製造下一個風口?沒有人。市場上充斥著欺騙、炒作和貪婪。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警惕,不要被這些假象所迷惑。
熱點新聞背後的真相:誰在操縱市場?
一地址以約600萬美元出售CryptoPunk NFT,虧損千萬美元?這簡直是個悲劇。曾經被炒到天價的NFT,如今卻淪落到虧損出售的地步。這說明什麼?說明NFT市場的泡沫已經破裂,那些被炒高的價格,最終都會被打回原形。
特朗普簽署法案撤銷拜登政府時期加密稅務規則?不過是政治鬥爭的工具罷了。兩黨都在利用加密貨幣,試圖贏得選民的支持。但他們真的關心加密貨幣的發展嗎?屁!他們只關心自己的政治利益。
數據:100家上市公司持有比特幣資產?這又如何?難道這就能證明比特幣的價值嗎?不過是資本在玩弄數字遊戲,試圖哄抬價格,然後在高位套現走人罷了。
此前賣出ETH還清借款的某巨鯨再次賣出9000枚ETH?這說明什麼?說明市場上有很多巨鯨都在悄悄地拋售,收割散戶的韭菜。他們的消息比我們靈通,他們的操作比我們果斷。我們這些散戶,永遠都是被收割的對象。
Binance Alpha新增Wayfinder (PROMPT)和Mind Network (FHE)?幣安上線新的垃圾幣,這有什麼值得關注的?不過是為了吸引更多的散戶來交易,然後收取更多的手續費罷了。
美國3月未季調CPI年率2.4%,季調後CPI月率-0.1%?這種宏觀經濟數據有什麼意義?市場永遠都是不理性的,即使數據再好,也無法阻止市場下跌的趨勢。
Deribit:超25.9億美元BTC和ETH期權將於4月11日到期,BTC最大痛點為8.2萬美元?期權到期,市場肯定會有一波波動。莊家會操縱市場,讓價格盡可能地接近痛點,然後收割期權買家的利潤。
白宮:談判期間關稅水平將降至普遍的10%?這簡直是個笑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已經給美國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現在才想起來降低關稅,是不是太晚了?
Fetch.ai團隊地址再次轉出1500萬枚FET,疑似通過DWF Labs拋售/做市?項目方自己拋售代幣,這簡直是不要臉!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套現走人,根本就不關心項目的發展。
Tether Treasury在Tron鏈增發10億USDT,今年迄今已增發80億枚USDT?Tether增發USDT,這說明什麼?說明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空氣幣,隨時都有可能崩盤。
glassnode:若BTC跌破7.2萬美元,或面臨更大下行風險?這不是廢話嗎!跌破關鍵支撐位,肯定會面臨更大的下行風險。
所以,誰在操縱市場?資本、莊家、項目方、交易所,他們都在操縱市場,收割散戶的韭菜。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警惕,不要被他們所迷惑。在這個殘酷的市場中,只有保持獨立思考,才能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