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貿易戰:一場豪賭與全球市場的震盪
關稅大棒揮舞,市場信心崩盤
川普政府再度祭出關稅大棒,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每次的揮舞,都像是在全球經濟的傷口上撒鹽。原本期待的逢低買入(抄底)機會,如今看來不過是自欺欺人。白宮一紙公文,宣告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正式生效,金融市場瞬間如驚弓之鳥,再度跳水。這哪裡是貿易戰,簡直就是一場不計後果的豪賭,賭的是全球經濟的未來,賭的是無數投資者的血汗錢。
虛假的希望與破滅的反彈:川普政府的慣用伎倆
還記得嗎?上次川普政府拋出關稅政策時,財長貝努欽還煞有介事地建議各國不要報復,彷彿只要乖乖聽話,就能換來一線生機。更可笑的是,市場竟然還天真地相信了這種鬼話,期待川普會突然良心發現,展開談判。這種「假新聞」式的反彈,簡直是對理性投資者的侮辱。資本市場就像是被耍猴一樣,短暫的「起死回生」後,迎來的卻是更深的絕望。川普政府的這種伎倆,實在是令人作嘔,既愚弄了市場,也透支了自己的信用。
從貿易摩擦到經濟核戰:升級的風險
從年初的10%,到3月的20%,再到如今疊加50%的「報復性加碼」,中美貿易摩擦已經徹底升級為一場「經濟核戰」。這已經不是單純的貿易問題,而是涉及地緣政治、科技霸權的全面對抗。這種不顧一切的姿態,究竟是為了國家利益,還是為了川普個人的政治野心?我深感懷疑。這場核戰一旦全面爆發,沒有人能倖免於難,全球經濟都將遭受重創。川普政府的短視與魯莽,正在將世界推向一個危險的邊緣。
股市的掙扎:川普貿易政策下的血色殘陽
美股的崩潰:技術性熊市的逼近
自川普政府上週宣布新一輪關稅政策以來,國際資本市場簡直可以用「哀鴻遍野」來形容,而美股更是首當其衝。標普500指數跌破5000點大關,創下近一年來的首次,距離「技術性熊市」的門檻僅一步之遙。別跟我說什麼長期投資價值,這種跌法,就算巴菲特來了也得掂量掂量。更可怕的是,短短四個交易日內,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市值蒸發了5.8萬億美元,創下自1950年代該指數設立以來最嚴重的四日連跌紀錄。這哪裡是股市,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提款機,不斷吞噬著投資者的財富。
全球市場的連鎖反應:誰在裸泳?
川普的關稅政策就像一顆深水炸彈,不僅炸傷了美國股市,也引發了全球資本市場的連鎖反應。彭博社的統計數據顯示,自川普提出所謂「對等關稅」後,全球股市總市值已經縮水了10萬億美元,略高於歐盟GDP的一半。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全球經濟正在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意味著許多國家和企業都在這場風暴中瑟瑟發抖。當潮水退去,我們才能看清誰在裸泳,而川普的關稅政策,無疑正在加速這一進程。
科技巨頭的隕落:關稅陰影下的蘋果與微軟
在這場股災中,美國科技巨頭無疑是重災區。蘋果、微軟等七大科技公司市值合計蒸發了1.65萬億美元,其中蘋果公司更是因為高度依賴海外供應鏈,股價暴跌近23%,創下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最大單周跌幅。曾經風光無限的科技巨頭,如今也難逃關稅的魔爪。這充分說明,在全球化的時代,沒有誰能夠獨善其身。川普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不僅損害了美國企業的利益,也阻礙了全球科技創新的進程。這種目光短淺的做法,實在是令人扼腕嘆息。
加密貨幣的迷思:避風港還是海市蜃樓?
「比特幣沒有關稅」?理想主義的破滅
在傳統金融市場一片狼藉之時,加密圈內的一些意見領袖卻依然沉浸在自嗨之中,堅信加密資產不會受到關稅影響。什麼「比特幣沒有關稅」,什麼「加密貨幣的價值主張更加凸顯」,聽起來簡直就像是末日教徒的狂熱宣言。他們似乎忘記了,加密貨幣並非獨立於現實世界的存在,它同樣受到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面對全球貿易壁壘的增加,加密貨幣或許能提供一些便利,但絕不可能完全免疫。這種過於理想化的想法,遲早會被現實狠狠打臉。
加密市場的恐慌:牛市的幻滅
事實證明,加密貨幣並非萬能的避風港。自2024年12月達到峰值以來,加密貨幣總市值已經下跌了35%,從3.9萬億美元降至2.5萬億美元。「加密恐懼與貪婪指數」更是跌至極度恐慌區間,表明市場情緒極度悲觀。曾經的牛市幻影,如今已經徹底破滅。比特幣價格再次跌破75,000美元,以太坊也跌破1400美元。整個山寨幣市場更是慘不忍睹,一片血雨腥風。這充分說明,加密貨幣的波動性極高,風險極大,並非適合所有投資者。那些將加密貨幣視為避風港的人,恐怕要失望了。
Strategy 的困境:Saylor 的信仰危機?
更令人擔憂的是,一直以來堅定買入比特幣的Strategy公司,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如果比特幣價格繼續下跌,Strategy或將被迫出售其比特幣持倉以進行償債,打破Michael Saylor「永遠不會賣出比特幣」的承諾。自川普在2024年11月贏得大選以來,Strategy已以均價93,228美元買入275,965枚BTC,而這一部分已經浮虧達46億美元。這不僅僅是Strategy的困境,也是整個加密市場的困境。如果連最堅定的信仰者都開始動搖,那麼加密貨幣的未來又將何去何從?這恐怕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分析師的悲觀:華爾街的警告與白宮的狂歡
華爾街的衰退預警:川普的盲目樂觀
過去一週,高盛、摩根大通等多家華爾街銀行紛紛發出警告,認為貿易戰若持續升級,美國乃至全球經濟今年可能陷入衰退,進一步削弱金融市場的吸引力。這些華爾街精英,不再是高唱凱歌的啦啦隊,而是如實地指出了潛在的風險。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白宮團隊卻在歡呼勝利,川普首席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甚至大言不慚地說:「現在正在築底,接下來會反轉,道指五萬點,我敢打包票,而且不會出現衰退。」這種盲目的樂觀,簡直是對現實的無視,是對投資者的不負責任。
聯準會的兩難:通脹與經濟的博弈
加密分析師 Phyrex 認為,聯準會的行為邏輯決定了,除非通脹明顯回落,否則即便採取「防禦性降息」也很難快速落地。真正的分水嶺,可能要等到4月底美國GDP數據出爐時才能見分曉。聯準會就像走鋼索的人,既要防止通脹失控,又要避免經濟衰退,左右為難。然而,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卻在不斷給聯準會製造麻煩,加劇了經濟的不確定性。這種內憂外患的局面,讓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更加難以施展。
債市的異動:風險資產的末日?
隨著美國國債不再扮演避風港的角色,10年期國債收益率回升至接近4.3%左右,高於3月底的水平,推高了抵押貸款和其他類型貸款的成本。30年期美債收益率更是收盤報4.76%,較週一最低點上漲近半個百分點。美國兩年期與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曲線利差擴大至48個基點,為2022年5月以來最陡峭水平。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市場對經濟前景的擔憂正在加劇,意味著資金正在從風險資產流向更安全的避風港。這種債市的異動,對於股市和加密貨幣等風險資產來說,無疑是一個不祥之兆。
Arthur Hayes 的警告:聯準會的末日鐘聲
BitMEX 聯創 Arthur Hayes更是直接發文警告稱:「留給聯準會的時間不多了,情況正在失控。此前股市下跌會導致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跌,有利於風險資產。而現在的股市下跌,伴隨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這是壞事。市場終於意識到,如果美元出口收入減少,就不可能再有國債或股票的買盤,遊戲結束。」Hayes的警告,無疑是對聯準會敲響了末日鐘聲。如果聯準會不能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恐怕整個金融市場都將面臨崩潰的風險。
世界秩序的重構:長期風險與結構性問題
自由貿易的終結?保護主義的幽靈
交易員 Eugene 發文稱,「全球貿易關稅的引入標誌著世界秩序發生了50多年來未曾見過的變化。自由貿易一直是推動生產率和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促成了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長期牛市。從開放轉向保護主義的立場將產生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需要數年時間逐步顯現,除非川普完全放棄他的關稅計劃。我認為這種可能性非常低。這將對全球風險資產構成相當大的長期阻力。」Eugene的觀點,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川普貿易政策的本質:那就是對自由貿易的背叛,對保護主義的擁抱。這種轉變,不僅會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也會對國際政治格局產生重大的衝擊。
加密貨幣的內卷:創新枯竭與自我吞噬
在加密貨幣方面,近期活躍開發者的結構性下降可能是最令人擔憂的事情。在上一個週期中,我們可以觀察開發者活動,並感到安慰,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行業仍然受益於長期的順風。快進2-3年後,我們不僅沒有產出任何特別有趣或重要的東西,而且未來的前景甚至比當時還要糟糕。在上一個週期中,我們期待著 ETF 的推出,以及在支持加密貨幣的政府領導下更好的監管環境,作為隧道盡頭的曙光。現在這些都實現了,但(再一次)未能達到預期,我看不到未來有什麼能夠讓加密貨幣擺脫其天然的「Ouroboros」(自我循環、自我吞噬的困境)。這意味著,加密貨幣行業正在面臨創新枯竭的危機,正在陷入自我循環、自我吞噬的困境。如果不能打破這種局面,加密貨幣的未來將黯淡無光。
達利歐的忠告:超越關稅,洞察歷史大週期
億萬富翁避險基金經理、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發文表示,目前市場和經濟對關稅的關注雖重要,但不應忽視更深層次的全球性問題。他指出,我們正處於貨幣、政治和地緣政治秩序的「經典崩潰」階段,這種情況一生中可能只發生一次,但歷史上曾多次出現。達利歐建議,不要被關稅等短期事件分散注意力,應關注五大力量(經濟、政治、地緣政治、自然、技術)的相互作用。研究歷史上的類似週期(如貨幣危機等)有助於預測未來。「當前的變化是歷史性大週期的一部分,關稅只是表象,真正的驅動因素是貨幣、政治和地緣政治秩序的結構性崩潰。理解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並學習歷史經驗,才能更好地應對未來。」達利歐的忠告,提醒我們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危機,更要洞察背後的歷史大週期,只有這樣,才能在變局中找到生存和發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