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光科技軍工產業鏈深度調研:自主可控、技術突破與未來挑戰

Table of Contents

亞光科技(300123)投資者調研:軍工產業鏈深度分析與未來展望

在詭譎多變的國際局勢下,以及各國紛紛擴增國防預算的背景下,亞光科技(300123)作為軍工產業鏈上的一環,其發展動向自然備受矚目。近期,東吳證券、中泰證券、鵬揚基金、東方自營等機構的代表齊聚亞光科技,進行了一場深度調研。這次調研不僅揭示了亞光科技在射頻晶片、高密度封裝、軍品業務等方面的最新進展,也暴露出其在現金流、存貨管理等方面面臨的挑戰。在面對外部壓力時,如何保持技術領先、擴大市場份額,是亞光科技必須審慎思考的課題。

東吳、中泰、鵬揚、東方齊聚:機構關注焦點

2025年5月21日,東吳證券的蘇立贊、高正泰,中泰證券的陳鼎如,鵬揚基金的邢皓,以及東方自營的李峰等機構代表,共同參與了對亞光科技的調研。這些機構的背景各異,關注點也各有側重。例如,東吳證券可能更關注亞光科技在軍工產業鏈中的地位和發展前景,而鵬揚基金則可能更關注其財務數據和盈利能力。這些機構的共同到來,反映了市場對亞光科技的高度關注,也預示著亞光科技未來可能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

自主可控與技術突破:砷化鎵/氮化鎵射頻晶片的突圍之路

在美國對中國科技企業祭出制裁大棒後,「自主可控」成為中國科技產業發展的關鍵詞。亞光科技在砷化鎵(GaAs)和氮化鎵(GaN)射頻晶片領域的突破,無疑為中國軍工產業的自主可控進程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根據亞光科技的說法,其砷化鎵信道類MMIC(單片微波積體電路)已基本鋪齊,實現自主可控,並可持續批量供貨。這意味著亞光科技在這一領域已經擺脫了對國外技術的依賴,具備了自主生產和供應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亞光科技還能根據用戶需求,開展客製化多功能晶片的開發,展現了其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實力。氮化鎵晶片方面,亞光科技也已開發出用於機載平台、彈載平台的功放晶片、驅放晶片、開關晶片等,目前正在進行可靠性驗證。這些晶片在軍事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一旦驗證成功,將進一步提升中國軍工產業的自主可控水準。

軍用優先策略:民品放量機會幾何?

儘管亞光科技在砷化鎵射頻前端晶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目前其主要產能還是優先保障軍品。這意味著,亞光科技的民品市場放量機會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然而,從長遠來看,隨著技術的成熟和產能的擴大,亞光科技的民品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例如,5G和6G通信技術的發展,對射頻前端晶片的需求日益增長。如果亞光科技能夠將其在軍用領域積累的技術優勢轉化為民用產品,將有望在民品市場佔據一席之地。當然,這也需要亞光科技在市場行銷、產品定位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

自給自足:擺脫實體清單陰影

亞光科技被列入美國的「實體清單」,無疑是對其發展造成了一定的衝擊。然而,正如苗博雅在評論相關議題時所指出的,危機往往伴隨著轉機。亞光科技自1965年建廠以來,就是中國軍用微波電路的主要供應商。面對美國的制裁,亞光科技並未退縮,而是積極應對,注重技術自主可控與核心關鍵技術能力提升。特別是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以來,亞光科技積極佈局國產替代能力建設,持續推進國產化替代研製工程項目,自2020年以來按照100%自主可控開展研製工作。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即使面對路怒症般的外部打壓,也要堅持走自己的路。

高密度集成封装技術:亞光科技的全產業鏈野心

亞光科技不僅僅滿足於在晶片設計領域有所建樹,更將目光投向了全產業鏈的整合。高密度集成封裝技術,正是亞光科技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根據亞光科技的解釋,高密度集成封裝技術是基於微波模組或元件的工藝技術,其終極目標是在功能不變甚至有所提升的前提下,將產品體積縮小至原來的10%,將產品重量下降至只有原來的10%。這種技術的應用,將大大提升產品的性能和可靠性,使其在軍事和民用領域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例如,在軍事領域,更小、更輕的元件可以應用於無人機、導彈等裝備,提升其機動性和隱蔽性。在民用領域,更高效、更可靠的元件可以應用於5G通信、衛星互聯網等領域,提升其性能和使用者體驗。

SIP技術與微系統:模組微型化的未來

亞光科技提到的SIP(System in Package)技術和微系統技術,與其高密度集成封裝技術有著相似性和共通性。SIP技術是一種將多個晶片和元件整合在一個封裝中的技術,可以實現更高的集成度和更小的體積。微系統技術則是一種將多個功能整合在一個微型系統中的技術,可以實現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這兩種技術的應用,將推動微波模組和元件向更小型化、高性能化的方向發展。對於亞光科技來說,掌握這些技術,將有助於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然而,正如蔡力行所說,技術的發展永遠沒有止境。亞光科技需要在不斷的創新和學習中,才能在微波技術領域保持領先。

「十五五」規劃前瞻:亞光科技的戰略佈局

中國的五年規劃,是指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藍圖。對於亞光科技而言,「十五五」規劃(2026-2030年)的制定,將直接影響其未來五年的發展方向和戰略重點。根據亞光科技的說法,他們通常在五年計劃的末年開展下一個五年規劃的策劃。這意味著,亞光科技目前正處於「十五五」規劃的準備階段。在這個階段,亞光科技需要對「十四五」規劃進行總結分析、綜合研判,並在此基礎上制定「十五五」規劃。在這個過程中,亞光科技需要考慮到國家政策導向、行業發展趨勢、市場競爭格局等多方面因素,才能制定出一個既符合自身發展實際,又能抓住發展機遇的戰略規劃。倘若能搭上國家主權基金的順風車,或許能有更意想不到的收穫。

軍品業務擴產:產能現狀與未來規劃

產能是企業發展的基石。亞光科技在「十四五」期間進行了史上最大規模的產能擴充,在成都園區建成了TR組件自動化生產線並投產運行,改造、擴建了微波電路生產線、MMIC晶片後道生產線等。這些舉措,大大提升了亞光科技的生產能力和效率。根據亞光科技的說法,當前產能能滿足科研生產需求,必要時可通過增加作業班次等途徑快速提升產能。然而,亞光科技也表示,目前暫無大規模產能擴充計劃,擬在多物理場仿真設計、鍵合和倒裝等工藝以及數位化建設方面開展條件保障建設。這意味著,亞光科技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更加注重產能的優化和提升,而不是單純的擴大。對於亞光科技來說,這是一個更加理性和務實的選擇。畢竟,盲目的擴張,往往會帶來更大的風險。

軍貿出口與訂單增長:亞光科技的市場機遇

在全球軍事緊張局勢升溫的背景下,軍貿出口成為了許多軍工企業的重要收入來源。亞光科技也不例外,今年以來,軍貿出口的趨勢比較好。然而,亞光科技也坦言,公司也在跟踪型號,但訂單到他們單位有一個時間差。這意味著,軍貿出口的增長,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反映到亞光科技的業績上。此外,軍貿出口也面臨著諸多不確定因素,例如國際政治局勢、客戶國家的經濟狀況等。因此,亞光科技需要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經營策略,才能在軍貿出口領域取得更大的成功。

備產協議解讀:訂單轉化的前奏?

備產協議,是近期亞光科技與兩家特殊機構客戶簽署的一項協議。根據亞光科技的解釋,備產協議是近期即將轉化的訂單,客戶為了讓公司均衡生產及時交貨,預先準備好1-2年的產能而下達備產訂單,備產訂單通常能轉化成採購合同。這意味著,備產協議的簽署,為亞光科技未來1-2年的訂單增長奠定了基礎。然而,備產協議能否順利轉化為採購合同,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例如,客戶的資金狀況、市場需求變化等,都可能影響採購合同的簽署。因此,亞光科技需要與客戶保持密切溝通,及時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才能確保備產協議順利轉化為採購合同。就像威力彩開獎前,你永遠不知道幸運之神是否眷顧。

衛星應用與星座計畫:亞光科技的增量業務爆發點

隨著太空科技的快速發展,衛星應用領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中國也在積極推進衛星星座計畫,例如「GW星座」、「千帆星座(G60星鏈)」及「鴻鵠-3」等超萬顆衛星的星座計畫。這些星座計畫的實施,將帶動對微波元件與模組的需求。亞光科技作為其核心配套商,預計將從中受益。根據亞光科技的預測,隨著發射數量的增加,其業務會有較大提升。然而,衛星應用領域的競爭也日益激烈。除了傳統的軍工企業外,一些民營企業也開始涉足衛星製造和運營。亞光科技需要在技術創新、成本控制等方面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才能在衛星應用領域佔據一席之地。如果說fantasy life i: the girl who steals time 帶領我們看見遊戲的未來,那麼衛星計畫或許就是帶領我們看見通訊的未來。

物料齊套率:隱藏的產能瓶頸?

物料齊套率,是指產品生產所需要採購的原材料項數的齊全程度。根據亞光科技的說法,2024年公司物料齊套率不足,主要是不同原材料的到貨時長有差異以及年中流動性階段性緊張導致的。物料齊套率不足,將直接影響產品的生產與交付,進而影響公司的營收和利潤。亞光科技需要加強供應鏈管理,優化採購流程,確保原材料及時到位,才能提高物料齊套率,避免產能瓶頸。話說回來,蘇花公路的暢通與否,也會間接影響物料的運輸效率,環環相扣。

軍品業務利潤率:降價壓力下的應對策略

在國防裝備建設「優質優價」政策的導向下,軍品價格面臨結構性降價壓力,這對亞光科技的軍品業務利潤率構成挑戰。亞光科技的軍品業務綜合毛利率不到30%,其中各細分產品領域呈梯度分佈:組件與模組產品毛利率約20%,半導體分立器件毛利率超40%,晶片產品毛利率達60%以上。為了應對降價壓力,亞光科技正在採取一系列降本措施,力求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前提下,提升盈利能力。正如莊宗輝在一次產業論壇上所強調的,企業必須不斷創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技術創新、集中採購、財務優化:降本增效三管齊下

亞光科技的降本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技術創新降本增效,通過SIP等新技術的落地降低產品成本,以及晶片技術突破提升核心部件自研比例,實現成本優化。二是深化與上游供應商的戰略合作,通過集中採購來降低關鍵原材料的採購價格。三是優化公司財務結構,降低有息債務規模,壓降財務成本。四是精簡管理層級與管理流程,優化管輔人員比例,減少管理成本。這些措施的實施,將有助於亞光科技對沖價格調整的影響,確保軍品業務保持合理利潤空間。如同面對哮吼,多管齊下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商譽減值風險評估:十四五收官之年的挑戰

商譽,是指企業收購其他企業時,收購成本超過被收購企業淨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商譽是否減值,直接影響企業的利潤。亞光科技每年都會聘請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商譽減值測試,並按會計準則進行減值測試。2021-2024年,亞光科技共計提商譽減值16.4億元。這顯示,亞光科技在過去幾年中,面臨著一定的商譽減值風險。特別是在「十四五」規劃的最後一年,業務能否恢復正常水平,將直接影響亞光科技的商譽減值壓力。希望亞光科技別像王文洋包養事件一樣,最終落得一場空。

收益現值法:預測的合理性與風險

亞光科技的商譽減值測試採用的是收益現值法,即通過預測未來年度的收入和利潤,來評估商譽的價值。這種方法的關鍵在於預測的準確性。如果預測過於樂觀,可能會導致商譽價值被高估,從而延遲減值計提。如果預測過於保守,可能會導致商譽價值被低估,從而影響企業的利潤。亞光科技表示,其預測的未來年度的收入和利潤都處於合理區間,且截至目前公司訂單形勢相比去年較好,按照業務恢復趨勢,預計商譽減值的壓力較小。然而,市場環境瞬息萬變,亞光科技的預測能否實現,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亞光科技需要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及時調整預測,才能更準確地評估商譽減值風險。

船艇資產處置:輕量化轉型的陣痛與機遇

亞光科技在2010年上市後,通過外延式併購擴充了船舶產品線,增加了高速執法艇、大型遊艇與高速客船、中大型鋼製船等品類,船舶收入規模迅速提升,從上市之初的兩三億增長至超六億元。然而,這些投入資金主要來源於銀行借款,由此帶來了較重的固定資產與銀行借款規模,造成了財務費用與折舊攤銷成本高企。為了儘快扭虧,亞光科技著手處置船舶板塊閒置資產。這無疑是一場痛苦的轉型,但也是亞光科技實現輕量化運營的必經之路。

珠海、沅江模式:資產處置的兩種路徑

亞光科技的船舶資產主要分佈在珠海和沅江兩地,其資產處置方式也各有不同。珠海主要通過市場化方式處置,當地政府也會推薦市場主體。2023年-2024年,公司出售了珠海寶達與珠海鳳巢兩家子公司,回籠現金約1億元,獲得處置收益4000多萬元,珠海還有三個廠區,業務可以並到一個廠區,兩個廠區繼續出售處置。沅江依托政府處置,已與政府簽訂框架協議,目前正在與當地政府洽談收購方案的具體細節,分步處置。這兩種模式各有優劣,珠海模式更注重市場效率,沅江模式更注重政府支持。亞光科技需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合的處置方式。這也如同徐培菁面對人生抉擇,每一步都需謹慎。

新能源船艇與無人艇:亞光科技的未來方向

在處置閒置資產的同時,亞光科技也在積極佈局未來。亞光科技將圍繞「綠色、智能」的發展方向,重點研發新能源船艇與無人艇技術,開發出一批標杆產品。公司同時也在尋找與船艇類大型國企的合作機會。這顯示,亞光科技並未放棄船舶業務,而是將其轉向更具發展潛力的方向。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和技術的進步,新能源船艇和無人艇的需求將日益增長。亞光科技如果能夠在這些領域取得領先地位,將有望重塑其在船舶市場的競爭力。或許這也會是劉揚偉思考鴻海轉型時會考慮的方向。

存貨與信用減值計提:財務風險的審慎管理

企業的財務報表,是反映其經營狀況的重要窗口。存貨減值計提和信用減值計提,是企業在會計處理中對潛在損失進行的預估和準備。亞光科技在存貨和信用減值計提方面的策略,反映了其對財務風險的審慎管理態度。合理的計提,可以使企業的財務報表更真實地反映其經營狀況,避免虛增利潤,更好地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應收賬款壞賬準備:會計估計變更的影響

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因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而應向客戶收取的款項。由於種種原因,部分應收賬款可能無法收回,形成壞賬。為了防範壞賬風險,企業需要對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根據亞光科技的說法,其90%以上的應收賬款是軍工電子板塊的。由於行業原因,公司2024年末3年以上的長賬齡應收賬款增加,因此亞光科技變更了會計估計,對應收賬款預期信用損失率進行了調整,將賬齡3年以上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比例由原來的統一按50%計提,改為3-4年按50%計提、4-5年按80%計提、5年以上按100%計提,相應2024年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增加0.41億元。這意味著,亞光科技更加重視長賬齡應收賬款的風險,並提高了壞賬準備的計提比例。雖然這會導致短期內利潤下降,但從長遠來看,有助於降低壞賬風險,維護企業的財務穩定。但願這不會像某些新聞報導一樣,最終發現是虛驚一場。

量產庫存船: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

亞光科技的存貨減值主要來源於量產庫存船,這些船隻因建造時間較久遠,其外型、內裝及配置不能滿足市場客戶的最新需求,特別是近幾年國家法規對排放控制、穩性要求和抗衝擊性能等方面的標準要求顯著提高,相關整改成本提高。2021-2024年,亞光科技對這部分積壓遊艇計提了3億多的減值,減值率超90%,減值計提較為充分。這顯示,亞光科技正在積極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清理不良資產,為未來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如同布萊頓 對 利物浦的比賽,過去的戰績無法代表未來,重要的是如何解決當前問題。

現金流壓力:原因、影響與應對措施

現金流,是企業的血液。充足的現金流,是企業正常運營和發展的基礎。亞光科技坦言,公司當前現金流壓力比較大。現金流壓力大,會影響企業的日常運營、投資擴張和償債能力,甚至可能導致企業陷入財務危機。對於亞光科技而言,緩解現金流壓力,是當前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對此,最近在青鳥行動中,群眾募資展現了驚人的力量,或許也能給亞光科技一些啟發。

逐級結算模式:軍工行業的特性

軍工行業的回款週期較長,是業內普遍存在的現象。由於行業主要採取「逐級結算」的模式結算貨款,亞光科技作為上游配套供應商,應收賬款回款週期相對較長。這種結算模式,導致亞光科技需要承擔較長的回款週期,加劇了其現金流壓力。然而,亞光科技也表示,其軍工科研院所及軍工廠等核心客戶的信用資質優良,歷史回款正常,符合行業規律。這意味著,亞光科技的回款風險總體可控,只是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收回貨款。如果能有像孔令奇一樣的理財高手協助,或許能更有效地管理現金流。

多元化融資:優化資本結構

為了緩解營運資金壓力,亞光科技正在採取一系列措施:一是與金融機構保持密切溝通,協商續貸與新增授信。二是加快盤活船艇存量資產。三是持續加大應收賬款催收力度,降低公司營運資金佔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四是拓展多元化融資渠道,擇機引入長期債權或股權性資金,優化資本債務結構,提高公司風險防範能力。這些措施的實施,將有助於亞光科技改善其財務狀況,增強抗風險能力。但進行決策前,應該仔細研究仁寶股價走勢,再決定是否要投資。

海外銷售墊資:保函制度的挑戰

境外訂單一般為大型船艇,建造週期較長,客戶按照合同約定的建造進度分期付款,但需要公司開出保函,公司原來的保函授信額度已使用完畢,只有交納全額保證金方能開出保函,因此就形成大額墊資。這種保函制度,導致亞光科技需要為海外銷售墊付大量資金,進一步加劇了其現金流壓力。亞光科技需要積極與客戶協商,爭取更優惠的付款條件,或尋找其他融資渠道,才能減輕海外銷售帶來的現金流壓力。下次簽約前,或許可以先參考 wtt 的比賽規則,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亞光科技財報分析:營收增長背後的隱憂

亞光科技2025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2.63億元,同比上升18.5%;歸母淨利潤-2714.33萬元,同比下降116.73%;扣非淨利潤-3186.93萬元,同比下降54.55%;負債率66.85%,投資收益0.3萬元,財務費用3293.84萬元,毛利率21.6%。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亞光科技的營收雖然有所增長,但盈利能力卻大幅下降,負債率也居高不下。這意味著,亞光科技的經營狀況並不像表面上那麼樂觀,其營收增長背後隱藏著諸多隱憂。如果總統府也能像檢視亞光科技的財報一樣,仔細檢視台灣的經濟狀況,或許能更有效地制定政策。

毛利率下滑:成本控制的挑戰

毛利率是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亞光科技的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水準下滑至21.6%,這意味著,亞光科技的產品成本上升,或者售價下降,或者兩者兼而有之。毛利率下滑,直接影響企業的利潤空間。亞光科技需要在成本控制方面採取更有效的措施,才能提升毛利率,增強盈利能力。話說回來,要是白馨儒能分享一些成本控制的秘訣,或許能幫亞光科技度過難關。

融資融券數據:市場情緒的反映

融資融券數據,是反映市場情緒的重要指標。亞光科技的融資融券數據顯示,該股近3個月融资净流入29.31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26.36万,融券余额减少。這意味著,近期市場對亞光科技的看多情緒略強於看空情緒。然而,融資融券數據只能反映短期內的市場情緒,不能作為投資決策的唯一依據。投資者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才能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不過,如果能在520優惠期間買入亞光科技的股票,或許能降低投資成本。

投資建議:謹慎樂觀,關注長期發展

綜合以上分析,亞光科技作為軍工產業鏈上的一環,面臨著諸多機遇和挑戰。在自主可控、衛星應用等領域,亞光科技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和市場潛力。然而,在現金流、存貨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亞光科技也面臨著不小的壓力。因此,對於亞光科技的投資建議是:謹慎樂觀,關注長期發展。投資者不宜過於追求短期利益,而應著眼於亞光科技在軍工領域的長期發展前景。但如果近期有前往帛琉旅遊的計畫,或許可以先將資金用於旅遊,放鬆心情後再做決定。畢竟,投資決策需要理性,不能被情緒左右。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政策變動、技術迭代

投資亞光科技,也需要關注以下風險:一是宏觀經濟風險,全球經濟下行可能影響國防預算和軍貿出口。二是政策變動風險,軍工政策的調整可能影響亞光科技的經營。三是技術迭代風險,新技術的出現可能顛覆現有的市場格局。四是plg 冠軍賽結果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影響投資者的情緒,進而影響股價。投資者需要充分認識到這些風險,才能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此外,uzi 的動向也可能會間接影響市場情緒,值得關注。最後別忘了,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