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的宏观经济与扭曲的全球贸易:一场高风险的豪赌?
全球经济的迷雾越来越浓,与其说是不确定性,不如说是人为制造的混乱。特朗普政府时期就开始鼓吹的“颠覆和重组全球贸易关系”,绝非简单的经济策略调整,而是一场不计后果的豪赌。他们把美国国债,这个原本应该稳如磐石的金融基石,当成了政治博弈的筹码。
华尔街的噩梦:美国国债市场的“自由落体”
所谓的降低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更像是饮鸩止渴。短暂的下跌,不过是为随后的剧烈反弹埋下伏笔。收益率像脱缰的野马般冲回4.5%,之前的努力瞬间化为乌有,留下的只有债券市场的一片狼藉和投资者的哀嚎。
MOVE指数,这个债券市场的“晴雨表”,无情地揭示了真相:国债市场的波动性已经达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与其说是投资者在理性交易,不如说是他们在恐慌中盲目逃窜。这种恐慌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到股市,VIX指数的飙升就是最好的证明。它让人回想起2008年的金融海啸、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以及更久远的危机时刻。
金融体系的根基都在摇摇欲坠,比特币和数字资产这些高风险的“弄潮儿”,自然首当其冲。它们对流动性极其敏感,就像在退潮时最先搁浅的鱼。
比特币的“坚挺”假象:是数字黄金,还是高风险的投机品?
面对传统金融市场的动荡,黄金价格的飙升似乎成了唯一的避风港。而比特币呢?尽管一度被抛售,又迅速反弹,维持在85000美元左右,但这种“坚挺”更像是一种幻觉。难道它真的能像某些人吹嘘的那样,成为与黄金并驾齐驱的“数字黄金”?
牛市中的“纸老虎”:比特币抗跌性的幻觉
与其说比特币表现出了“稳健性”,不如说它仅仅是在之前的涨幅中回吐了一部分。-33%的回调,是本轮牛市中最大的一次,但某些人却将其解读为“仍在牛市期间先前调整的典型范围内”。这种自欺欺人的说法,掩盖不了比特币作为高风险资产的本质。在真正的宏观经济冲击面前,它依旧显得脆弱不堪。
周期性回撤的“遮羞布”:掩盖不了的脆弱性
那些列举过往周期中值回撤幅度的数据,试图证明当前周期的“弹性”,在我看来,不过是给自己壮胆而已。-7%的中值回撤,真的能说明比特币的需求更加稳固吗?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种市场操纵的结果,是一些大户试图维持价格,避免崩盘的手段。这种人为的干预,最终只会让泡沫越吹越大,风险越积越高。
流动性“血槽”告急:谁在为加密货币续命?
流动性,是数字资产生态系统的血液。当“血槽”开始告急,所有的繁荣景象都如同海市蜃楼般虚幻。
资本流入的“龟速”增长:信心缺失的信号
所谓的“已实现资本”,不过是衡量资金流入的指标。虽然总额还在增长,但增长速度已经慢如蜗牛。每月仅仅+0.9%的增长率,这能说明什么?这只能说明,投资者对未来的信心已经动摇,他们不愿意再轻易地将资金投入这个高风险的市场。在避险情绪的主导下,观望成了主流。
那些鼓吹“流入该资产的资本仍然保持正值”的人,要么是别有用心,要么是天真至极。正增长不代表健康,它只是说明,这个市场还没有彻底崩溃而已。
稳定币的“谎言”:繁荣假象下的危机暗涌
稳定币,本应是连接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桥梁。然而,如今的稳定币市场,却充斥着谎言与欺骗。稳定币供应量的增长放缓,这难道不是数字资产流动性萎缩的直接证据吗?对数字美元的需求减弱,这难道不是投资者信心崩溃的信号吗?
那些将稳定币视为“数字资产生态系统中的基础资产类别”的人,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稳定币的价值,取决于人们对发行机构的信任。一旦这种信任崩塌,稳定币就会瞬间变成一文不值的空气。
投资者“压力山大”:谁在裸泳?
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在加密货币市场,这句话应验得淋漓尽致。
未实现损失的“黑洞”:吞噬财富的饕餮巨兽
那些所谓“持有亏损量已达到410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的说法,在我看来,只是冰山一角。实际的损失可能远比这还要严重。损失高达-23.6%?呵呵,这只是平均数而已。有多少投资者,尤其是那些在市场高点入场的“韭菜”,他们的损失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将现在的市场与2021年5月和2022年的熊市相比较,试图说明“个人投资者面临的挑战较小”,简直是可笑至极。市场规模扩大了,参与人数增加了,这难道不是意味着,有更多的人被套牢了吗?
长期持有者的“皇帝新装”:盈利的幻觉与风险的积聚
“流通供应量中处于盈利状态的百分比仍然保持在75%的高位”,这难道是什么值得庆幸的事情吗?在我看来,这恰恰是最大的风险所在。这说明,大部分的盈利都集中在早期入场的长期持有者手中。这些人,就像坐在火山口上的人,他们随时都有可能选择获利了结,引爆整个市场。
利润的供应百分比正在接近其长期平均值?这是绝大多数货币陷入亏损之前需要防守的关键区域?在我看来,这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长期平均值?在加密货币市场,这种东西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每一次崩盘都有其独特的诱因。
“韭菜”的宿命:短期持有者的末日狂欢?
那些所谓“每百分比回撤的未实现损失”指标,试图量化短期持有者的损失?简直是多此一举。在加密货币市场,短期持有者,尤其是那些追涨杀跌的“韭菜”,他们的命运早已注定。他们注定是被收割的对象,是为早期入场者提供流动性的工具。
长期持有者未实现损失的大幅扩大通常标志着熊市状况的确认?这种“延迟确认”有什么意义?当长期持有者开始亏损的时候,市场已经一片狼藉,哀鸿遍野了。对于那些深陷其中的投资者来说,一切都已经太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