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科技陨落?高管套现跑路,扫地茅神话破灭,创始人造车梦碎

石头科技:从“扫地茅”到“弃子”?一场高管套现与创始人造车的戏码

资本市场的“看空”:业绩增长背后的隐忧

“扫地机器人第一股”石头科技,这顶曾经光鲜的帽子如今看来却多了几分讽刺意味。2024年财报一出,资本市场毫不留情地用脚投票,股价断崖式下跌,仿佛在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营收119.5亿元,同比增长38%,乍一看数据亮眼,但细品之下,净利润仅增长2.26%,归母净利润更是暴跌3.64%。这不禁让人质疑:石头科技,你到底怎么了?

资本市场是最现实的,他们才不会听你讲什么“耐心一点”的故事。业绩发布当天,股价跳水,次日更是直接跌停。这可不是简单的市场波动,而是资本对石头科技未来增长前景的深度担忧。要知道,资本的嗅觉是最灵敏的,他们往往能提前嗅到企业潜在的风险。石头科技的这份财报,在他们眼中,恐怕已经充满了“雷”。而更令人玩味的是,石头科技董事长昌敬多次公开呼吁投资者保持耐心,但自己和公司高管、股东却在积极减持套现。这究竟是“战略性调整”,还是“船要沉了先跑”?恐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增收不增利的“虚假繁荣”:以旧换新与价格战的双刃剑

石头科技2024年的业绩增长,看似风光,实则暗藏危机。这38%的营收增长,有多少是靠“以旧换新”政策的刺激?这种普惠政策,固然能带动销量,但最终受益的是谁?是消费者,是渠道商,唯独不是石头科技。就像打了兴奋剂的运动员,短期内看起来生龙活虎,但透支的是未来的潜力。更可悲的是,为了保住市场份额,石头科技竟然也加入了价格战的行列,搞起了“老品降价、减配促销”。

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简直就是对老用户的公开背叛!想想那些刚买了高价产品的消费者,转眼间发现自己被“背刺”,心里能好受吗?小红书上的吐槽声浪,就是最好的证明。更别提那些所谓的“平替”配件,明摆着是想在售后市场再割一波韭菜。降价促销的背后,是利润的进一步压缩。为了维持销量,石头科技不惜重金砸营销,销售费用暴增,其中大部分都花在了广告和市场推广上。这种“烧钱换增长”的模式,能持续多久?难道石头科技真的以为,靠广告就能堆出一个伟大的品牌?

库存积压与现金流危机:石头科技的“戴森化”陷阱

更令人担忧的是,石头科技的这份业绩,压根就不是什么高质量增长。营收增长了,但经营性现金流却同比下跌了20.68%,这说明什么?说明石头科技的钱,并没有真正落到口袋里!要么是压货,要么是靠着对上下游的掌控力,强行拉高了收入。这种粉饰报表的伎俩,在资本市场上早就见怪不怪了。

看看石头科技的库存数据,超过百万台的积压,简直就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官方解释说是“新产品备货及海外备货增加”,但谁信啊?明明就是产品卖不动了!为了缓解库存压力,石头科技甚至不惜向下转移风险,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都大幅增长,这摆明了是想把压力转嫁给供应商和渠道商。这种做法,短期内或许能缓解一下燃眉之急,但长期来看,只会损害石头科技的信誉,加速其“戴森化”的进程。曾经的戴森,也是靠着创新和高溢价风光一时,但最终却因为产品创新乏力、价格高昂,被国产平替品牌打得落花流水。石头科技,难道也要步戴森的后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