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徽酒营收破30亿背后的隐忧:一场虚假的繁荣?
金徽酒2024年营收首次突破30亿元,看似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然而,在这光鲜的数据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中国白酒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仅仅依靠规模扩张来维持增长,无异于饮鸩止渴。我们需要冷静地审视,金徽酒的增长,究竟是真实的市场需求驱动,还是营销手段堆砌出来的空中楼阁?
被数字掩盖的真相:未竟的盈利目标,持续疲软的盈利能力
金徽酒在2024年定下了营收30亿元、净利润4亿元的目标,最终却以3.88亿元的净利润草草收场。这并非个例,回顾过去几年,金徽酒的盈利能力一直令人担忧。从2020年到2023年,营收从17.31亿元增长到25.48亿元,但净利润却停滞不前,甚至从3.31亿元下滑到3.29亿元。公司设定的营收和扣非净利润目标,也常常是雷声大雨点小,难以真正达成。营收增长,利润却原地踏步甚至倒退,这说明金徽酒的经营模式存在严重问题。是成本控制不力?还是产品定价策略失误?亦或是营销费用侵蚀了利润空间?无论原因如何,盈利能力的持续疲软,都暴露了金徽酒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的不足,并对其未来的盈利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高端化困局:低占比与降幅毛利率的双重打击
金徽酒一直在强调产品结构优化,试图向中高端转型。2024年,300元以上产品销售收入达到5.66亿元,同比增长41.17%,表面上看起来进展喜人。但如果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这其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300元以上产品的营收占比仅为18.74%,远低于其他价格区间,这意味着金徽酒的营收仍然依赖于低端产品。更令人担忧的是,该价格区间产品的毛利率为75.99%,较上一年减少2.15个百分点,下降幅度大于其他价格区间。这说明金徽酒为了提升高端产品的销量,不得不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牺牲了利润空间。高端产品卖得越多,利润反而越薄,这无疑是一种竭泽而渔的做法。从销量数据来看,消费者对金徽酒高端产品的接受度明显较低,产品结构优化之路仍然漫长而艰辛。
全国化迷途:复星退场后的增长瓶颈与战略短视
自从2020年复星系入主后,金徽酒便开启了“全国化狂奔”模式,省外经销商数量大幅增加,营收占比也显著提升。然而,这种“狂奔”式的扩张,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2024年,金徽酒省外市场营收增长速度低于省内市场,省外收入增速呈现明显的波动下滑趋势。这意味着,金徽酒的全国化扩张遇到了瓶颈。复星系入主后的大规模营销投入,固然能够在短期内推动省外营收快速增长,但这并不能真正建立起金徽酒在全国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一旦营销投入减少,省外市场的增长便会立刻放缓。更重要的是,金徽酒的全国化战略缺乏清晰的定位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在白酒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仅仅依靠渠道扩张和营销投入,是无法真正站稳脚跟的。金徽酒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全国化战略,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